位置: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冈仁波齐之下,非遗“生活”在普兰

2023-09-08 10:23:36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沿着G219国道和雅鲁藏布江,从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出发,行驶1300多公里,才能抵达地处中、印、尼三国边境的阿里地区普兰县——一个被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环抱的边境小城。


【资料图】

普兰很大,面积1.3万余平方千米,比两个上海还要大;普兰又很小,截至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仅1.2万余人。这个平均海拔约4000米的高原之城,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饶之所。

普兰县拥有两项国家级、13项自治区级、3项地市级、16项县级非遗;1名国家级、两名自治区级、两名地市级、25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4处非遗传习基地,1处非遗工坊。

姑娘穿着如同孔雀开屏的普兰传统服饰(国家级非遗——记者注),小伙在草原上跳起果尔孜舞(国家级非遗——记者注);科迦村的村民都能唱上几出藏戏,代代相传;源于象雄王朝的宣舞和源于古格王朝的嘎尔舞,依然是欢迎客人的礼仪……在普兰,非遗一直在“生活”着。

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的非遗。寇金库/摄

非遗活跃在高原之上

对于初到高原的人,一切都需要慢下来,但对于当地人,载歌载舞是一种日常。55岁的普兰县仁贡村村民白玛加布,刚刚完成了一场嘎尔舞的表演,女性主演的宣舞即将上场。

嘎尔舞和宣舞都是西藏自治区级非遗,据说普兰流传有19种宣舞和18种嘎尔舞。宣舞以说、唱、跳相结合,服饰精美华贵,歌曲动听悠扬,舞姿端庄轻盈。而嘎尔舞在西藏旧社会,则是贵族专属——只有贵族男人才能继承嘎尔舞,只有贵族才能看到嘎尔舞的表演。当然到了今天,舞蹈进入寻常百姓家,构成草原生活的日常。

白玛加布的父亲是一名舞者,再往上溯,爷爷、爷爷的爷爷……都是。白玛加布说:“在我们村子,嘎尔舞、宣舞等古老的歌舞一度失传过,后来通过向老人求教学习、整理记录,慢慢恢复了。现在村里750多口人,几乎没有一个不会跳的。”

多油村党支部书记达瓦次仁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从敲鼓学起,后来成为舞者;现在他的儿子正在跳舞,他为儿子伴奏。非遗舞蹈的传承,在这里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村里1000多人,50%的老人和40%的年轻人,都会跳”。

普兰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益西旺堆介绍,2021年以来,普兰共投入20余万元用于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培养传承人、拍摄制作非遗视频等;开展非遗展示活动100余场次,举办公益性演出150场次,观众人数达1.5万余人次,“使传统戏曲有人演、有人传、有人看”。

益西旺堆说,2023年截至目前,各村(社区)利用传统节日演出13场次,西德尔孜团队演出3场次,科迦藏戏队演出24场次,发挥了基层文艺队伍的作用;普兰服饰传承人组织学徒开展服饰制作活动5场次,果尔孜传承人带领两名学徒参加阿里地区群艺馆组织的全民艺术普及系列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发挥了非遗传承人的“传帮带”的作用。

白青稞方便面、手工编织羊毛暖瓶套,非遗的现代之路

西德村位于孔雀河的下游,属于边境一线自然村,离普兰县城约9公里,全村于2018年全部脱贫。走进村子里的糌粑加工厂,今年55岁的普布次仁笑着递上了一盆“爆米花”——炒熟的青稞撒上红糖,是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最天然的小食。

早在公元四五世纪的象雄时期,孔雀河流域的普兰县一代就有种植白青稞的历史。当地人告诉我们,西德的白青稞被称为“嘎玛古多”,在藏语中的意思是“籽粒既白又多”。西德白糌粑的加工技艺主要包括清洗、火炒、脱皮、精选、水磨5个环环相扣的步骤,至今保留完好。2016年,“西德白糌粑”被列入县级非遗;2018年,“普兰西德白糌粑”成功申报了“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早在2002年,普布次仁就带头加入了西德糌粑合作社,“最初是自产自销,后来觉得可以给村民带来额外的收入”。“2022年,加工厂营业额120万元,利润有40多万元,利润的50%用来给工人发工资,剩下的用作再生产的本金。”普布次仁算了一笔账,村民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每人每天的收入从120-170元不等,“工人中年轻人占40%”。

“一般我们仍然按照传统方式来生产,比如在水磨坊里把白青稞磨成粉;在销量大、工期赶的时候,我们也会使用现代技术辅助,比如用电磨。”普布次仁坦言,目前西德糌粑加工厂的状态是“生产跟不上销售”,供不应求。

从最初的100人到如今的600多人,从最初的单一产品到如今已陆续上线了青稞油、饼干、面包等多条生产线,古老的白青稞为西德村开辟了新的致富路。“青稞方便面、青稞奶茶等新产品,已经在计划中。”聊到白青稞和西德村的未来,普布次仁充满希望。

52岁的洛卓玛是西德村民族手工业加工坊专业合作社的原负责人,该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当时看到糌粑合作社红红火火,我们妇女也想在家门口做点什么”。普兰地处三国交界处,文化产品极为丰富,西德妇女利用这一特色,重点打造普兰特色的手工编织系列作品。目前,“普兰氆氇编织技术”正在申报县级非遗。

藏式卡垫、藏毛毯、普兰氆氇袍子、马具,以及羊绒编织的各类麻袋、糌粑袋、手套、毛衣、围巾、披肩、腰带……洛卓玛介绍,现在合作社能生产32个品种的产品,而且符合城市生活的需要,“目前卖得最好的是书包和暖瓶套”。

手工业合作社主要以“计件”的方式,一条藏毯售价700元,工人可以收入300元;一条围巾售价100元,工人收入30元。“从最初10人到现在约有130人,其中30岁以下20人,她们可以在合作社里现场做,也可以把产品带回家做,很灵活。”洛卓玛说。

2020年,手工业合作社盈利50万元,除了发放工资、留下再生产的本金之外,剩下的全部分红给了村里的妇女。“接下来我们计划做藏袍等成衣,技术已经学好了,马上可以开始。”洛卓玛透露,“男人也可以加入。”

文旅融合,打通非遗走出高原的“最后一公里”

2021年以来,普兰县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5.2亿元。旅游从业人员逐年递增,目前共有1万余人,其中农牧民达8000余人。

益西旺堆说,普兰以农牧业主导的农副产业丰富,其中普兰木碗、普兰服饰、普兰白糌粑、酥油等具有高原农牧产业优势,为农牧产业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提供基础;而嘎尔舞、宣舞等非遗舞蹈,或将成为文旅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观、实用是民族手工艺品的主要特色,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必备日用品,时代变迁,有许多民族手工艺品被现代工艺品取代,但仍有许多产品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洛卓玛说,她发现,这些手工艺品因独特的风格和价值深受各地游客的欢迎。

在仁贡村,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教育就像人的生命一样,如果没有文化知识,就像没有生命。村里的小孩子没有一个不上学。”白玛加布说,这些受过教育的孩子长大后,也为非遗带来新气象,“有的大学生喜欢乐器,就把扎年琴(一种藏族弹拨乐器——记者注)融入柴鲁(在各种仪式庆典中,当宾客全部落座后相继敬酒的仪式歌,自治区级非遗——记者注)中;除了在村里、地区表演,他们还把视频发布到网上,让更多人看到”。

来西德糌粑加工厂参观的人,除了现场“买买买”,还会习惯性地拿起手机“拍照搜索”,看看白青稞饼干是否能网购。“电子商务”,汉语不太利索的普布次仁对这个词,却只会用汉语,而且字正腔圆。他清楚地知道,这对于西德糌粑加工厂的产品销路,十分重要。

“除了县里商铺的线下代销,我们也尝试线上。农行掌上银行扶贫商城销售,从2021年到现在卖了近15万元;中国邮政普兰县分公司和我们也签了物流协议,实现销售的‘最后一公里’。”普布次仁说。

普兰县文化和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通过电商、网络销售、参加藏博会等展会的模式推广普兰特色的白青稞产品,2023年截至目前,西德白糌粑已累计实现销售额48万元;与工会、单位、学校采购合同,总金额超过49万元。

千万年来,普兰有冈仁波齐、纳木那尼终年不化的白雪,有玛旁雍措、拉昂措的湖水“一措再措”。而非遗,或将成为它在今天走出去的又一张名片,递给远方的客人,也递给普兰的未来。

标签: